丝路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丝路贸易形势分析报告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11-21    浏览量:11

丝绸之路中西贸易的资料

1、丝绸之路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当时张骞的使命促进了与西域的交往,从而开辟了以长安和洛阳为起点的陆上贸易通道,该路线亦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 这条古代贸易路线不仅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还延伸至地中海地区。丝绸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商品,因而这条路得名“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其后,德国历史学家A.赫尔曼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涵。沿革 丝绸之路很早就已存在。

3、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一说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4、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5、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

6、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西夏时期丝绸之路的状况如何?经营的怎么样?

随着两国矛盾不断升级,西夏便开始利用自己占据河西走廊的优势来寻找一条富国强兵之路。正是在此情况下,西夏开始自己经营丝绸之路。转手贸易的兴盛 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西夏在丝绸之路中大搞转手贸易。许多商品经由西夏或向东进入宋、辽、金, 或向西流入中亚诸国乃至西亚波斯、大食。

西夏对丝绸之路的阻断,主要是官方贸易,体现在正史上就是朝贡的消失,但民间的贸易还是很发达的,西夏时代,民间的丝绸之路的贸易的利润仍然更不错,事实上,莫高窟在西夏时代仍然在不停地新修洞窟,绘制壁画,也说明了丝路贸易仍然可以给敦煌提供大量的资金。丝绸之路在宋代并没有真正的衰落。

五代以降,丝绸之路经历了显著的转型,贸易路线、方式与主体均发生了变化。灵州路的兴起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夏州与宥州在维系东西方物质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秦州路也并未因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完全失效,依然发挥着沟通东西的桥梁作用。

当然了,丝绸之路这个词出现的比较晚,并不代表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从汉朝开始就知道有个陆上商道,中国的货物出西域,西边的白银和各种货物进中国,罗马还向大汉派过使臣。

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主要商品有哪些?

出口:自中国输出之货物主要以丝绸、茶、瓷器、金、银、五金、书籍等等。 入口:自西方来货物包括:琉璃、猫眼石、明春悔敏珠、象前御牙、香料、宝石、水晶、玛瑙、琥珀、骆驼皮、乳香、没药、安息香、沉香、檀香、卢荟、胡椒、温纳齐等。 主要西传及传入中国物品多数经陆上丝路。

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金属、书籍等。 进口商品则有琉璃、猫眼石、珍珠、象牙、香料、宝石、水晶、玛瑙、琥珀、骆驼皮、乳香、没药、安息香、沉香、檀香、芦荟和胡椒等。

宋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输入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为主。

唐宋时期以迄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进一步发展,总体而言,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含铜钱)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宝石、象牙、犀牛角、玻璃器、金银器(包括白银)、珍禽异兽等。中国官方海外贸易在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发展到巅峰。

【答案】:B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往国内引进的包括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之称。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