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中国进出口银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的监督管理,督促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规范经营行为,防控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2、银行的监管单位是银监会及各地银监局 。银监会主要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3、中国银监会管辖了国内17家银行。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4、国有银行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的一种类型。
5、可以。根据外汇政策,企业经常项下(出口,劳务)收入可以保留外汇,也可以直接结汇。所以银行的说法也是对的,但根据去年外汇局关于外汇业务(收汇,付汇,结汇,购汇等)必须通过外汇账户办理的通知,经常发生外汇汇兑的企业需要开立外汇账户。
6、这个就不好说了,但是会引起相关银行的注意,并汇报至主管部门。一张个人银行卡一天有频繁的大额资金流动,会被银行方面监管。账户资金突然大于50万;一日资金进出超过50万;银行可能会进行监管,需向银行证明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如因资金流动与银行产生纠纷,可通过诉讼解决。
1、中国银行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与国外保理公司及国际保理组织密切合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业务经验,在世界各地为广大客户提供全面的保理服务。
2、对银行业务来说,不是,分属两个业务品种。对贴现申请人来说,一样,没区别。
3、保理商对出口商在本行的授信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可在本行为该出口商核定的授信额度中划出专项额度用于出口商业发票贴现,与出口商签署《出口商业发票贴现协议》。
4、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国内商业发票贴现是否属于贷款 对银行业务来说,不是,分属两个业务品种。对贴现申请人来说,一样,没区别。对信贷统计来说,本质上也一样,都纳入信贷投放 贴现属于贷款吗?票据贴现属于贷款服务,并且是一种抵押贷款。
5、中行国内商业票据贴现办理材料:申请额度时应提交的资料:(1)国内商业发票贴现融资申请书、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协议;(2)贸易合同/订单复印件(如买卖双方已签订合同);(3)已年审的营业执照副本及组织机构代码证;(4)业务授权人签样及印模授权书。
1、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2、中国有三大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们都直属国务院领导。
3、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国务院同意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其国际信用评级与国家主权评级一致。
4、【答案】:C、D、E 三家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进出口银行 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故本题应选C、D、选项。
1、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和补充。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的各种出口信用保险保额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
2、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分为综合承保与选择承保;根据承保的风险不同,又可将出口信用保险分为商业风险保险与政治风险保险。最基本的分类是按照保险期限分类,所以这里分别介绍中国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
3、可能有以下原因:买方的资信欠佳;买方有拖欠记录;买方国家己发生政治风险项下的事件。问:当出运后买方要求延期付款或更换付款方式时,我应怎么办?您应立即通知保险公司,在得到保险公司的书面答复后,方能同意买方的要求,同时补缴相应的保费。
4、以我的经验作答如下:承保金额是指中信保对单个买方能够承担的最大赔偿额度,通常用“限额”来表示;总承保金额是指中信保对你个人(公司)能够承担的最大赔偿额度,计算方法通常是您缴纳的最低保费的40倍(或保单约定的倍数)。
1、贸易融资封闭性和自偿性的内在本质是建立在贸易的两个关键特性基础之上的:贸易的真实性和贸易的连续性。基于对贸易真实性的考察,银行对融资企业信用评级转而强调企业单笔贸易真实背景。
2、供应链金融是自偿性贸易融资,即还款来源的自偿性、操作封闭性、贷后操作作为风险控制的核心,授信用途特点化等特征明显。
3、贸易融资,本质上是围绕贸易活动而产生的融资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具有自偿性,即资金的偿还依赖于贸易合同中实际发生的付款行为。这种自偿性确保了融资的安全性,因为银行的主要还款来源是贸易合同的买方,而非借款企业本身。